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培训» 【二十大轮训学习体会-政治能力提升专题】(8)闫德忠: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二十大轮训学习体会-政治能力提升专题】(8)闫德忠: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资源环境学院 闫德忠        发布日期:2023-06-06     浏览次数:

     

2023年5月22日-27日,参加了学校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政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培训班班委,并召开了行前动员会,提出了明确要求。校党委组织部与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提前对接,精心谋划,科学安排,7场专题报告,3场现场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授课专家都是业界名师,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四天培训,安排十分紧凑,其中两个晚上还安排了授课任务。总体感觉,启迪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印象深刻,收获不少,归纳为三个深刻领悟。

一、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根”

培训班安排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辛教授的《孔子智慧与国学的基本精神》和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杨河教授的《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报告,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全面、精辟的宣讲和阐释,结合自己过去学习理解,深刻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根”。讲座从问题出发,让我们思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中思考,思考中领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基本属性、鲜明特征及历史作用表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它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就体现着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可谓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这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今天仍具有资政育人、治国理政的助益功能,与党的创新理论具有思想上的传承和精神上的联通。可见:党的创新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便相距千百年,但理念与精神上的传承却是一脉相通的。

党的创新理论诞生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是全党全国人民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认识升华和智慧凝结。党的创新理论虽形成于党的历史实践,服务于党所领导的事业发展,但其内涵理念、精神气韵、思维风范、文化品格的酿成,却并非限定于一时一域给予的滋养,而是从更为广阔的时空精品中获取丰富养料与深刻启迪,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吸纳汲取中完善自身,进而创建了具有独特风格与气派、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总结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经验的产物,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传承弘扬的结果。立足于中华大地和中华民族,党的创新理论必然要承续民族的文化血脉,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所以说,党的创新理论之“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在“中华民族”这同一个母体中孕育成长,时空的转换并不能阻断二者内在精髓的衔接与维系。学习思考得出: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联结在一起,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当代价值与时代风采,同时使党的创新理论嫁接联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党的创新理论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只有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党的创新理论才有深厚的基础和坚固的支撑,才能夯实自身的历史基础并使自身枝繁叶茂、万古长青。

二、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

培训班安排了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教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宇文利教授的《提升高校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两场专题讲座,全面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系统的学习为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认识、理解和把握这一原创性贡献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撑,认为这是新时代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概括。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思想的人民性,是价值取向,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坚持自信自立是新思想的科学性,是基本立足点,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是新思想的发展性,是原则方向,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思想的实践性,是主要着力点,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坚持系统观念是新思想的辩证性,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坚持胸怀天下,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是我们新时代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我们要坚持以学增智这一根本任务,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明确指出,要提升思维能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这为我们掌握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思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际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深刻领悟:新形势下必须坚持高质量党建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

培训班安排了3场指导性很强的专题报告和3场现场教学,结合工作实践,深刻领悟到:学院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高质量党建,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是成功经验,我们要结合主题教育,努力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

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原副所长赵湘江老师做了《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创新思路和举措》,告诉我们,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基层党建的永恒课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强调我们要带着问题学、带着目标学,切实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提醒我们要牢固树立“无功即过”思想,时时刻刻创先争优。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吕帆老师做了《党务工作者语言艺术与协调沟通》专题讲座,列举了公共表达中常见“五大病例”,给出了“十剂药方”,让我们明确了“表是方式、达是目的,因我而起、为你而来,你想说的就是他想听的”等关于表达的理解,非常实用,受益匪浅。

北京大学原生命学院党委书记刘德英老师做了《高质量党建与“双一流”学科建设》,分享了他担任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党委书记的述职报告和专题调研报告,对我们基层党委书记非常有借鉴价值。两点感受:一是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院核心工作,做好顶层谋划,有重点的开展工作。二是要时刻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工作规律,主动作为,善于总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3场现场教学,让我们体验了中国一流高等学府的魅力,体验了人民网智慧党建2.0,给我们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工作思路和可借鉴的方法和手段。

专题培训时间紧凑,每一场报告都精彩有加,很难短时间消化吸收,加上时间安排,我们没有交流环节,这是本次培训的遗憾。我的三个深刻领悟,聚焦到一点,就是要以学增智,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激发力量,有效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发展,促进发展。